专业技术人员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当作为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不断彰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方兴未艾的产业变革,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课题。
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根本、最关键、最可持续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这个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从历史上看,现代化的进程总是与科技创新发展紧密耦合,科技创新一直是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科技创新,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科技强国建设支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互赋能,对当今世界产生越来越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正发生着重大甚至根本转变。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重塑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伦理规范,政府、社会治理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例如,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就业、法律、伦理、隐私乃至国际准则带来冲击;大数据已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科学监管能力的新型要素和重要基础设施;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对大样本人群进行分析鉴定成为可能。从历史上看,科技创新走在社会治理、伦理发展前面,必须坚持“科技向善”的导向,重视新兴技术领域的社会属性,既要审慎包容监管,也要防止陷入“伦理陷阱”而止步不前。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变化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突出强调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制度支撑。科技体制机制是决定国家创新发展水平的基础,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创新体系的比拼。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主体、评价等成体系建设和布局,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实施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
二、科技创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4位,是前15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全链条一体化部署推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源头供给。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取得了一批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深海探测、资源勘探等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移动通信、航空制造、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若干重点产业规模和技术实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和应用占据先机,一批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的突破有力保障了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9家国家高新区发挥“领头雁”作用,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5万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茁壮成长。
科技创新有效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实施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行动和科技扶贫“百千万”行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国80多万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抗肿瘤药物、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国产化医疗器械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健康中国建设。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和政法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为平安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保障。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助力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科技智慧”。
科技创新生态和治理机制日益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动真碰硬、多点突破。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优化科技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深化“三评”改革,深入推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改革完善院士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建设,推动科技界学风作风转变。科技创新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更加优化,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科技开放合作在全球创新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构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科技朋友圈”和“创新共同体”。目前,我国已经与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参加200余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与10个主要经济体建立创新对话机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科技伙伴计划。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对地观测组织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科学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正在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三、以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是实现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决胜之年。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三个表率”作用,为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和科技改革发展重要任务的贯彻落实。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体系化布局,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发力,针对改革难点堵点和科研人员关切点出台实招硬招,狠抓落实落地。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把握政府和市场关系、国际环境、科研组织方式等深刻变化,以更高的治理效能促发展、防风险、保安全。坚持全球视野,主动扩大开放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创新格局。强化政府“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以高质量的政治建设统领带动机关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机关属性,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扎实成效。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核心要义的学习领会,在学懂中深化、在弄通中消化、在做实中转化。坚决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专门工作督查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检验科技工作的首要标准,将“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到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成效业绩上。秉持“党建抓不好、业务上不去”理念,对党的建设和科技重大工作进行统筹谋划,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使党的组织体系经脉气血畅通,形成以上率下、机关带系统、“关键少数”带“绝大多数”的党建工作大格局。
加强机关政治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和“五个过硬”的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治理能力,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敢于碰硬,善为大事、善作善成。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作风硬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良好的机关文化,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