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经典作文 >
高一语文模拟练习试题
发布时间:2019-09-18 17:19

高一语文模拟练习试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遒劲(jìng) 奇葩(pā) 叱(chì)骂 暴殄天物(tiǎn)

  B、瓦菲(fēi) 漫溯(shùo) 颓圮(pǐ) 风声鹤唳(lì)

  C、淬药(cuì) 变徴(zhǐ) 瞋目 (zhēn) 按剑而跽(jì)

  D、凌侮(rǔ) 火钵 (bō) 彘肩(zhì) 目眦尽裂(z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寂寥 沧茫 坚苦朴素 意气风发 B、萧瑟 徬徨 凄婉迷茫 虚怀若谷

  C、揣摩 砥砺 别出心裁 剑拔弩张 D、安详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时间短,学生没有办法对国外大学进行深入的了解,修学游带给他们的只能是一些走马观花的印象。

  B、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灵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C、汉字字形上细微的改变绝非小事,既要改,就得既有必要,又符合科学,绝不可闭门造车,将大众的固有习惯和认可度置之度外。

  D、热播电视剧《蜗居》针砭时弊,描述了当今都市持续攀升的房价下各阶层的生活情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瑕不掩瑜,剧情过多讲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有炒作的嫌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8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忄且 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五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始皇帝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②顿舍:停驻,休息。 ③怚(cū) 中:粗心。 ④超距:跳远。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B.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谢:感谢

  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  委:托付。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略:攻占。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将军老矣,何怯也   ②大王来何操

  B.①久之,王翦使人问   ②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C.①乃悉国中兵以御之   ②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

  D.①杀其将军项燕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3分)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9——11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两首词中梅花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词人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10、两首词中的梅花各自生长在什么地方?这么写起了什么作用?(6分)

  四、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一空一分,共13分)

  (1)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6)今者项庄拔剑舞, 。(《鸿门宴》)
 (7)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 , 。 何辞为?(《鸿门宴》)

  (8)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9)岁寒, 。(《论语》)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的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痛起来。但叶子落下落,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天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1、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8分)

  五、语言运用

  14、某中学将于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每段不超过50字)(6分)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1)

  戴望舒《雨巷》

  衔接语:(2)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15、学完《烛之武退秦师》后,有位同学拟了一幅对联,请你对出下联。(4分)

  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

  下联:

  六、作文(60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华正茂的你走进了高中,也就实实在在地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动人的风景?你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写出你的感想和认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段考试卷答案

  1、 A 2、 C 3、 B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这里强调印象不深刻,应改为“浮光掠影”。

  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厉害等)放在心上,用于句中不合语境。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句中先说的是剧情的优点“瑜”,后说的是剧情的不足“瑕”,应使用“白璧微瑕”。

  4、B 谢:谢罪,道歉。

  5、C(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以便” A项第一句中的“何”为副词,多么;第二句中的“何”为疑问代词,什么 B项第一句中的“之”为音节助词,无义;第二句中的“之”为人称代词,他们,指士卒 D项第一句中的“其”为人称代词,指楚国;第二句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示期望语气)

  6、D(①说的是王翦借口生病拒绝为将, ③说的是王翦为消除秦王的疑心的做法,这两项都与“为将才干”无关; ⑥是从侧而间接说明王翦的“为将才干”)

  7、D(“今空国中之甲干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这充分说明了王翦“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的真正目的是消除秦王的疑心)

  8、①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自坚”、“顾”、“坐”三处,译对一个给1分。

  ②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的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2分) “益”、“坚壁”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

  9、陆游的:孤寂凄凉,借梅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死亦流芳之情;毛泽东的:不畏严寒,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的情怀

  10、陆:生长在黄昏风雨中的驿外断桥边;毛:生长在寒冷风雪中的悬崖边。起到衬托(烘托)梅花形象的作用。

  默写:略

  11、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爱深深的感激。(意思对即可)

  12、(1)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

  (2)抒写了对母亲深情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没有机会报答母爱的遗憾。(意思对即可)

  13、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4、(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异国康桥,随诗人戴望舒去感受小巷深深、思雨霏霏的江南情调吧!

  (2)“康桥”“雨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而祖国万里江山无限的风光更是激励着伟人毛泽东歌咏祖国雄姿伟象,矢志主宰沉浮的豪情!

  15、烛之武不计前嫌智退秦军(烛之武深明大义智退秦军)
 

编辑:贯学网guanxue.net 来源:贯学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浏览:   收藏: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